FB.jpg

    今年6月,國發會正式通過桃園鐵路地下化規劃案,市政府都發局也公布未來桃園火車站一系列的3D設計圖,特別撰文和讀者分享,也順便談談周邊房市的現況與日後發展。

    桃園鐵路高架化或地下化的爭論,從鄭文燦上任後便持續不休,工期短、經費便宜是高架化派的主要論點,地下化派觀點則強調區域縫合、都市景觀,不過當捷運綠線從藝文特區到火車站的路線採地下化施工,就已確立鐵路地下化是最佳方案。(圖片來源:桃園市政府)

 

桃園車站.jpg

    地下化路段由鶯歌的鳳鳴站起,經過桃園、內壢、中壢到平鎮再回復路面軌道,當中桃園、中壢兩站將規劃為共構車站,串流台鐵及捷運綠線,加上爭取連接新莊迴龍的棕線若獲交通部同意,桃園車站將成為大桃園唯一的三鐵共構車站。

 

桃園車站半鳥瞰3D.jpg

    客觀來看,發展飽和、都市計畫不佳,桃園車站周邊交通改善始終難見成效,但地下化後可釋放原有的鐵道路幅,提供現有幹道的增幅空間,也能打通前、後站道路,區域發展將更顯完整。

    打通後的桃園新站,除車站本體外,緊鄰的雙子星大樓預計搭設空橋與後站連接,配合遠百、新光三越、統領等原有百貨聚落,區段價值與商業活動勢必再往上提升。(圖片來源:桃園市政府)

 

站前商圈.jpg

    長期受到鐵道阻隔,前、後站可謂同胎不同命,無論商業機能、房價水位、住宅需求,前站囊括了所有光環,即便日後地下化完成,短時間也不易拉近現有差距。

    早在2015年,「桃園新站」一詞便出現於新案銷售,位於中華路與民族路口的「國泰賦都」,策略主軸即鎖定於此,加上國泰品牌、市區大基地以及恰逢房市景氣暢旺等條件,喊出破紀錄的每坪50萬元開價,成為當年桃園房市的重磅新聞。

 

6O1A8188.jpg

    然而,上一波的景氣下滑,前站房市價格雖連帶下修,卻展現出強悍的抗跌實力,核心區塊的新案成交行情多能維持在每坪35~40萬元,即便藝文特區來勢洶洶,仍舊難敵前站商圈的龍頭地位。    

    比較特殊的是,以往鮮少被關注的都更題材,因桃園新站的發展願景,逐漸蔚為一股新興風潮,位於成功路、朝陽街口的東門段公辦都更案,由立信機構及甲山林機構兩家知名建商聯手取得,預計規劃兩棟地上14樓建築,其中一棟為市政府所有,1、2樓將規劃公托、親子館,3樓以上為警消人員宿舍以及社會住宅,另一棟則為集合式大樓,案名定為「成功大院」,每坪開價將不低於40萬元,而另一處位於復興路的公辦都更案,同樣吸引大批民間建商進場評估。(照片攝於2020.7)

 

逸偉站前ONE3D.jpg

    不同於大型都更案,前站可供開發的基地規模普遍不大,且近年市場主流偏重於小宅格局,因此新案型態大多為訴求低總價門檻的小坪數單位,像是大同路上的成屋案「建城京璽」,規劃16~27坪的1~2房產品,實登平均價格落在每坪40萬元,另一個即將公開「逸偉站前ONE」,地點位於文昌公園對面的新民街上,同樣規劃16~38坪的1~3房產品,開價預計40萬元起跳,筆者先行取得該案3D外觀,提供讀者參考。

    總結來看,鐵路地下化的定案,勢必對周邊房市產生極為明顯的拉抬效應,日後區段行情預估也將跟著緩步走揚,不過目前新案價格尚未觸碰到買氣瓶頸的關口,仍可正面看待後續走勢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陳英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