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圖.jpg

    有好一陣子沒有安排建商專訪了,一方面是自己工作忙,再者是目前一片逐利的市場氣氛,遷就總價門檻的高坪效、多房型產品,似乎成了不可迴避的趨勢,日前參訪「嘉璟一品硯」巧遇嘉璟建設施總經理,針對如此議題交換了意見,也讓筆者仔細審視嘉璟建設(下稱嘉璟)的規劃理念,透過文字與讀者分享。

 

6O1A4122.JPG

     嘉璟建設成立二十年多來,從購地、規劃到推案均為獨立經營,並極力深耕大桃園住宅市場,近期從「嘉璟華爾道夫」、「自遊人」、「大河戀」到現在「嘉璟天濶」和「嘉璟一品硯」,均以良好地段的宜居規劃獲得廣大好評,更躍居在地知名品牌建商之林。

 

DJI_0194-全景.JPG

    從早期在報社服務到現在經營自媒體,嘉璟每個案子都親身採訪,對它們的產品風格並不陌生,反倒是卸下媒體光環還能和高層對談,挺值得高興的;如果要筆者簡單剖析嘉璟,首先是地點、再來是居住尺度,這兩點是很顯性的品牌特色。

    在施總經理的觀念裡,房市景氣總有波動,但「Location」永遠是那道最堅強的抗跌劑,攤開嘉璟歷年作品清單,南崁、大有、同安街、八德、中壢、平鎮等區段,乃至於藝文特區、經國重劃區、中路重劃區,清一色都在市區核心,「漲不漲我不敢保證,但至少買了很難跌」,這句話確實是硬道理,光是門牌不同房價就有所高低,更何況是一線跟二線或市區與郊區的差異,所以不論嘉璟過往作品或新推個案,地點是最不必擔心的部分。

    因此,嘉璟選地哲學上,無論交通、學區、公園或其他機能,基本上都以適居地段為優先考量,「買房子應是以居住為本,現在反倒尺度、空間成了配角,一昧在乎價格的市場氛圍,我認為是不健康的」。

 

6O1A9270.JPG

    空間尺度的感受,每個人或許不見得一致,但總存在著那條隱形的標準線,不過隨著房價逐步攀高,許多建商不得不選擇壓縮居住尺度,來維持買方可接受的總價區間,隨之而來就是小宅化甚至蝸居化,這沒有對與錯,純粹是市場機制下所催生出的現象。

    可是,施總經理對此感到不以為然,「房子終究是以人為本,一昧遷就市場,卻忘了居住的本質在於追求舒適,對建築出身的我,這點恕難認同」,的確,扣掉「嘉璟華爾道夫」、「嘉璟天濶」中大坪數格局個案,單純拿「自遊人」、「大河戀」和「嘉璟一品硯」這類偏重一般剛性需求的個案來比較,不難發現產品規格確實有點「特殊」,當20坪的2房、30坪的3房所謂的「高坪效宅」全面佔領市場,上述個案依舊堅持規劃28~30坪2房、37~42坪的3房的房型尺度。

 

6O1A9195.JPG

    尤其現在不少個案為了迎合總價門檻,首先犧牲或被壓縮的往往是廚房,但嘉璟並不選擇這麼做,堅持劃設至少2米4的空間尺度,相比坊間2米1甚至更低的尺度規格,賦予更為充足且順手的使用品質;再者,獨立玄關同樣是嘉璟產品的常見因子,透過落塵區設計來分野室內外領域,也符合台灣人的居住習慣。

 

6O1A9173.JPG

      站在銷售層面,維持總價、提高房數可以讓過程變得輕鬆,若從居住角度出發,為了迎合總價過度地壓縮空間尺度,得了房數卻失了舒適,這筆買賣是否真的划算?「在高坪效的基礎下,仍然維持舒適的居住尺度,這點不會變,也不應該改變」,在市場派眼中,施總經理這樣的堅持很傻,但反饋到數據面,嘉璟在中古市場的轉手性和價格表現卻十分亮眼,誰對誰錯還真不好說。

 

6O1A9290.JPG

    進一步分析嘉璟的房型規劃,主臥室跟廚房是兩個重要環節,當中2房產品都給予足以闢出獨立衣帽間的大主臥格局,至於目前常被拿來調整室內空間比例的廚房,施錫楨將其視為居家生活的必要場域,不因坪效考量而有所壓縮,在獨立隔間的基礎上,維持該有的使用尺度。

    筆者認為,這樣的規劃理念是非常適切的,尤其越往北走,房型尺度越是縮小,不是不能住,而是住的真的舒適嗎?其實轉個念、改個圖,嘉璟也可以推出高坪效、多房數的產品,但它們並沒有選擇這麼做,還是一頭栽進打造舒適且合理的居住房型,「人相處久,才能看見對方真心與否,房子亦然,住久了,才知道是不是真的舒適」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陳英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